从日本影后14年患癌经历看中日抗癌战略

时间:2023/8/4 17:24:01

分享到:

摘要:日本知名影后抗癌14年后不幸去世,引发了对中日两国癌症筛查和治疗战略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两国在这一方面的差异和挑战,为未来癌症防治提供了洞见。

 

 

2018年,日本著名女演员树木希林在东京家中去世,享年75岁。


树木希林在2005年查出了乳腺癌,不得不手术切除右乳,不幸的是,术后发现肿瘤细胞已经扩散到她全身13个部位。患癌14年,她依然活跃在荧幕上,一边顽强抗癌一边坚持拍戏,直至75岁才离开人世。


在日本国内,像树木希林这样的乳腺癌患者有很多,但日本的癌症患者普遍生存期较长,且生存质量更高,这是为什么呢?

 


 

2020年各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图源: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2020年各国癌症死亡病例数(图源: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由此可见,中国和日本同为癌症大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而日本的癌症五年生存率与平均寿命都远超我国,证明我国和日本相比,防癌水平尚有差距。


● 日本有更完善的防癌体系和筛查水平

 

日本具有国家级的防癌基本法,且经过三十年的防癌经验,现在已有相当领先的肿瘤防治体系,已达成“三级”防癌标准(标准化治疗肿瘤、检测微小肿瘤细胞提早治疗、癌症病因预防等),预计可消除约2/3的肿瘤。而我国尚未完成“第三级”防癌标准(标准化治疗肿瘤),我国仍缺乏肿瘤早期发现的能力。

 

● 日本的肿瘤筛查水平更为先进

 

日本的肿瘤筛查能及时发现毫米甚至微米级的早初期肿瘤细胞,并可通过微创手术完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扩散,抑制癌症形成。而我国的筛查大多只能发现厘米级中晚期肿瘤细胞,发现是肿瘤细胞时已形成肿瘤或已扩散。

 

● 日本具有更成熟的癌症检查体系

 

在日本的筛查机构,患者在检前将由专业的主诊医生悉心详细问诊,随后将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综合复式检查手段(全身物理生化检查、PET-CT、MRI、Immunodock免疫检查、21种肿瘤标志物检查、咳痰细胞检查、B超、钡餐、血液检查、大小便检测等),并由全科医生团队(3名以上主诊医生)严谨的集体诊断,最后向患者提供详细的检查报告、健康建议和诊后服务。我国则尚未完备专门的肿瘤筛查体系。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缺乏癌症早筛方面的医疗服务,导致大部分患者发现的时候都已经中晚期。因此我国难以实现全方位、泛癌种的筛查,难以实现完善的全流程、全周期的患者管理,以达到提高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的目标。

 

● 日本的筛查技术更为尖端

 

日本的筛查机构具有处于国际尖端水平的复合式肿瘤检查仪器、系统的防癌检查体系以及综合完备的肿瘤检查方法。不仅如此,日本的肿瘤筛查对同一癌症设多重检查方法,并可发现微米级别的早、初期肿瘤细胞。日本的筛查有专业防癌检查医生,基本具有十年以上专业检查诊断经验和资质,不会放过微小肿瘤细胞的影像、征兆。中国的肿瘤筛查拥有较为常见的基本的癌症检查仪器,但检查方式较为单一,主要应用于确诊中晚期癌症。以乳腺癌筛查为例,中国目前的乳腺癌早筛覆盖率低,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60-80%的覆盖率。乳腺癌筛查任务由超声科医生承担,由于超声医生匮乏,导致乳腺癌早筛存在数量可观的漏诊误诊情况。

 

● 日本的癌症筛查范围更广、更深入

 

日本的癌症筛查范围包括癌症免疫检查、PET、CT、肿瘤标志物、B超、胃肠镜、钡餐等技术。以肿瘤标志物为例,日本的癌症筛查可提取多达21种肿瘤标志物,可发现更多早期肿瘤。肿瘤标志物若结合其他方法,甚至可达到99.9%以上的准确率,而中国的肿瘤筛查则较为局限,只提取7种肿瘤标志物,难以诊断早初期的肿瘤或罕见肿瘤,准确率约80%左右。

 


我国的防癌体系建设仍重而道远


我国在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在癌症防治方面,我们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从全国范围来看,肿瘤筛查的力度远远不够,我国的防癌体系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 提升早筛意识,推广防癌知识


我国整体的肿瘤筛查率较低。以乳腺癌为例,我国乳腺癌早筛覆盖率相对较低,从2009年至2020年,共计12年间,总体乳腺癌筛查人数为6000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而日本女性乳腺癌检查率达到47.4%(数据源:2019年厚生劳动省国民生活基础调查结果),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筛查率也需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公众的防癌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对早筛的认识,增强防癌意识。

 

● 建设专业化的癌症筛查机构


日本具备完善的癌症筛查机构和多层次的综合检查手段,我们需要借鉴这些经验,提升肿瘤筛查的整体水平,并且利用尖端的早筛技术(如肿瘤标志物、免疫检查、液体活检、多组学技术等)提高筛查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的先进性。

 

● 推动多学科合作,提高诊断准确率


要提高肿瘤早期诊断准确率,需要加强多学科合作,构建全面的筛查诊断团队,整合普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超声科等专业,共同制定科学的诊断方案。

 

● 运用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提升我国整体肿瘤筛查水平


医疗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但是中国,这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肿瘤筛查防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然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肿瘤早筛,不仅能够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还能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使更多患者受益。同时,通过加强科研合作和培训医疗人才,也能进一步提升我国整体肿瘤筛查水平,走向更健康的未来。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人工智能在乳腺癌领域的应用为例,小济医生人工智能研发团队依托深厚的医疗IT行业背景,结合图像分析技术,通过机器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构建多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成功研发了“小济医生·人工智能乳腺癌早筛机器人”,可智能实时识别和标注出乳腺超声视频中的良恶性肿块和囊肿等各种疑似病灶区域,准确率比肩专业医生水平。


B超+人工智能+云平台+大数据+互联网……多项技术加持下,小济医生能做到为医护人员赋能,同时有效提高早筛覆盖率。小济医生已在广东、山东、吉林、江苏、贵州等地开展大规模乳腺癌筛查。小济医生·人工智能乳腺癌筛查机器人就是为守护女性乳腺健康而生,为广大女性人群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乳腺癌早筛服务。


图源:人物周刊

参考资料:

[1]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日本和中国同为癌症大国,寿命却世界第一,日本是怎么做到的?》

[2] 小桔灯网《新鲜出炉!2022年度癌症统计报告》

[3] 干细胞者说《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数据》

[4]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疾控: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升高,筛查使用仍然不足》

[5] 生命时报《日本防癌重在早筛:督促民众定期体检》

 

助医者  济苍生 

We empower those who heal the world.


上一篇:肿瘤早筛早诊,有什么破局之道?

下一篇:这样的人要注意! - 80%概率罹患乳腺癌





24小时咨询热线: +8613602886033/+8613622229892/020-37262015
版权所有:广州尚医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     备案号:粤ICP备14056182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2172号